两个对象值相同(x.equals(y) == true),则一定有相同的hash code;
java语言的定义:
Hash,一般翻译做“散列”,也有直接音译为"哈希"的,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(又叫做预映射,pre-image),通过散列算法,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,该输出就是散列值。这种转换是一种压缩映射,也就是,散列值的空间通常远小于输入的空间,不同的输入可能会散列成相同的输出,而不可能从散列值来唯一的确定输入值。
1)对象相等则hashCode一定相等;
2)hashCode相等对象未必相等。
这也涉及到如何写自定义的hashCode方法的问题:必须符合以上条件。注意条件2中的未必。
== 是比较地址是否相等,JAVA中声明变量都是引用嘛,不同的引用,可能指向同一个地址。
equals 是比较值是否相等。
hash code、equals和“==”三者的关系
1、如果是基本变量,没有hashcode和equals方法,基本变量的比较方式就只有==,;
2、如果是变量,由于在java中所有变量定义都是一个指向实际存储的一个句柄(你可以理解为c++中的指针),在这里==是比较句柄的地址(你可以理解为指针的存储地址),而不是句柄指向的实际内存中的内容,如果要比较实际内存中的内容,那就要用equals方法,但是!
如果是你自己定义的一个类,比较自定义类用equals和==是一样的,都是比较句柄地址,因为自定义的类是继承于object,而object中的equals就是用==来实现的,你可以看源码。
那为什么我们用的String等等类型equals是比较实际内容呢,是因为String等常用类已经重写了object中的equals方法,让equals来比较实际内容,你也可以看源码。
3. hashcode
在一般的应用中你不需要了解hashcode的用法,但当你用到hashmap,hashset等集合类时要注意下hashcode。
你想通过一个object的key来拿hashmap的value,hashmap的工作方法是,通过你传入的object的hashcode在内存中找地址,当找到这个地址后再通过equals方法来比较这个地址中的内容是否和你原来放进去的一样,一样就取出value。
所以这里要匹配2部分,hashcode和equals
但假如说你new一个object作为key去拿value是永远得不到结果的,因为每次new一个object,这个object的hashcode是永远不同的,所以我们要重写hashcode,你可以令你的hashcode是object中的一个恒量,这样永远可以通过你的object的hashcode来找到key的地址,然后你要重写你的equals方法,使内存中的内容也相等。。。
首先,从语法角度,也就是从强制性的角度来说,hashCode和equals是两个独立的,互不隶属,互不依赖的方法,equals成立与hashCode相等这两个命题之间,谁也不是谁的充分条件或者必要条件。
但是,从为了让我们的程序正常运行的角度,我们应当向Effective Java中所言
重载equals的时候,一定要(正确)重载hashCode
使得equals成立的时候,hashCode相等,也就是a.equals(b)->a.hashCode() == b.hashCode(),或者说此时,equals是hashCode相等的充分条件,hashCode相等是equals的必要条件(从数学课上我们知道它的逆否命题:hashCode不相等也不会equals),但是它的逆命题,hashCode相等一定equals以及否命题不equals时hashCode不等都不成立。
所以,如果面试的时候,最好把hashCode与equals之间没有强制关系,以及根据(没有语法约束力的)规范的角度,应当做到...这两层意思都说出来:
总结一下
equals()是对象相等性比较,hashCode()是计算对象的散列值,当然他们的依据是对象的属性。
对于equals,一般我们认为两个对象同类型并且所有属性相等的时候才是相等的,在类中必须改写equals,因为Object类中的equals只是判断两个引用变量是否引用同一对象,如果不是引用同一对象,即使两个对象的内容完全相同,也会返回false。当然,在类中改写这个equals时,你也可以只对部分属性进行比较,只要这些属性相同就认为对象是相等的。
对于hashCode,只要是用在和哈希运算有关的地方,前面提到了,和equals一样,在你的类中也应该改写。当然如果两个对象是完全相同的,那么他们的hashCode当然也是一样的,但是象前面所述,规则可以由你自己来定义,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。
当然,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根据所有的属性来计算hashCode和进行相等性比较。
原文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ac4c6cb010149m6.html